中国科学家揭示压力应激导致焦虑与代谢异常的神经机制

来源:科技部 | 2022-04-12 11:48:03 |

年来,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慢压力下造成的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,会进一步导致代谢失衡现象,然而其内在的神经机制并不明确。

日,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团队在《Molecular Psychiatry》杂志发表了题为“Cav3.1-driven bursting firing in ventromedial hypothalamic neurons exerts dual control of anxiety-like behavior and energy expenditure”的文章,发现慢压力应激下,大脑下丘脑腹内侧核(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, VMH)神经元的簇状放电参与了焦虑与能量代谢调控。

研究发现,长期处于压力应激下的小鼠,出现了焦虑行为,这些小鼠同时出现了摄食减少、能量消耗降低的现象。在这些小鼠大脑的下丘脑VMH中簇状放电神经元的比例和强度显著上升,而这种上升主要由钙离子通道蛋白Cav3.1的表达介导。通过光遗传技术对这类VMH神经元进行调控,持续诱发簇状放电,进一步诱发了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和代谢变化,表明簇状放电的改变,是慢压力应激下VMH神经元调控焦虑与外周代谢的重要机制。下调VMH神经元钙离子通道蛋白Cav3.1的表达可降低簇状放电,缓解慢压力导致的焦虑,表明钙离子通道蛋白Cav3.1是重要的调控因子。

通过对慢压力应激小鼠模型施以抗焦虑药物氟西汀,阻止钙离子通道蛋白Cav3.1表达上调,同对照组相比,实验组小鼠VMH核团簇状放电神经元比例下降,外周代谢水和焦虑样行为也得到了缓解,提示VMH的簇状放电神经元也是氟西汀的潜在作用靶点。

本研究揭示了钙离子通道蛋白Cav3.1驱动的VMH神经元簇状放电在控制焦虑样行为和能量消耗方面的重要作用,并为治疗慢压力诱导的情绪障碍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。

关键词: 代谢异常 压力应激 代谢异常 神经研究